婚姻心理咨询:过度付出,是亲密关系中的一大杀手-广州听说吧心理咨询中心-广州婚姻心理咨询机构|广州儿童心理咨询师|广州青少年心理咨询师 <%Response.Status="404 Moved Permanently"%>
热线电话

婚姻心理咨询:过度付出,是亲密关系中的一大杀手

发布时间:2020-03-11

  有人说,一个家庭就像一部西游记。

  孩子是唐僧,受着保护,有时却不辩好坏,甚至忠奸不分;

  妈妈就像孙悟空,一路坎坷,不畏艰险,有时还费力不讨好;

  爸爸就像猪八戒,没什么用,就知道享受,一不小心就被妖精勾引走了。

  这看似幽默的段子,却真真切切道出了当代女性的不易:不仅要赚钱养家,还得兼顾家务,为丈夫、孩子操碎了心。不少女人常感叹自己为家庭牺牲、付出了很多,没有自己的时间,身材变形,缺少社交……如果说,所有的付出能换来家庭幸福也算值了,可往往事与愿违。到头来不仅孩子不领情,还被老公嫌弃,女人不禁迷惑:为何我一直付出,却换不来幸福?难道是我做得还不够?我该怎么做才能让家人满意?广州心理咨询解读。

  “儿子,妈妈听说这个APP特别好,很多学生都在用,妈妈给你也下一个吧!”

  “你烦不烦啊,天天这个好那个好,其实一点都不好,你不懂就不要管,烦!”高三的儿子一脸不耐烦,又把头埋进了学习资料里。

  程女士在儿子处碰了一鼻子灰,正巧老公回来了,“老公,今天做了鱼,很新鲜的,快尝尝。”

  “天天吃鱼,腻不腻啊?就不能煮点别的吗?”丈夫一脸不满。

  程女士立马来气了,自己平时不仅要上班,下班还需要买菜做饭、辅导孩子作业、包揽一切家务。这样劳心劳力,老公和儿子并没心存感激反而不理不屑,今天说做的菜不合口味,明天埋怨自己瞎收拾让他们找不到东西。程女士越想越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为这个家付出这么多,家人却是这样的反馈呢?

  有的人在为家人、伴侣、朋友、同事付出很多,以为会得到认可、感激和赞赏,但别人却不在意,有时候甚至感觉理所当然,处处挑剔;

  有的人总觉得有些事似乎只有自己才能胜任。或者觉得如果自己不动手,心中总感觉心虚、愧疚,无法平静,而且总觉得到最后还得由自己来收拾残局。

  如果你觉得这些感受和场景似曾相识,甚至非常熟悉,那么你的付出可能过度了。

  怎么判断自己是否在过度付出?

  1.你的付出是他人主动提出的吗?

  一般情况下,适度、恰当的付出是指在他人表达需求后,为他人提供针对性的帮助。

  细想一下,你对他人的好,给予的帮助,是别人主动提出的吗?如果答案是不确定的、否定的,有可能你的付出和帮助并不是别人目前所需要的。例如:工作时,同事没有问你意见,你就多次主动地提建议,在你而言可能是为了帮助对方,但对方感受到的可能是被挑剔、被看低,因此拒绝你的帮忙。

  2.你的付出允许被拒绝吗?

  健康的付出以尊重对方的意愿为前提,这就意味着对方有选择接受或拒绝的权利。

  当你付出后,被对方拒绝,你会有怎样的反应呢?是接纳并深入了解对方的想法和需求呢?还是会很失落,甚至愤怒,觉得对方“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呢?如果你在付出的时候,希望别人能全然接受,或觉得这是自己善意的提醒、忠告,对方理应感激自己。一旦遭到拒绝,便感觉非常不舒服,甚至恼羞成怒时,你就需要注意自己是否过度付出了。

  3.你是否将他人看作有能力的、独立的个体?

  过度付出的人往往通过为他人付出、提供帮助来获得价值感,因此他们很难真正放手让他人独立地完成一件事情,即使完成了也会挑出一些瑕疵来,以“证明”缺少了自己的帮助,对方就没办法把事情做好。

  4.付出是否只是为了享受帮助他人的过程?

  一个健康付出的人,更享受帮助他人的过程,而过度付出的人更在乎结果。他们希望自己的付出可以得到物质或精神的回馈。如果你为他人付出是强烈期待得到认同、感激、赞赏或者感情的稳定,这时候,你可能就是在过度付出了。

  5.你的付出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吗?

  你的付出会让自己感觉筋疲力尽,甚至牺牲了自己的需求和利益吗?过度付出的人就像“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却去载人过河。

  过度付出的原因

  形成过度付出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涉及一下四个方面:

  1.文化背景

  有学者研究发现,提倡给予的社会文化会让人更容易陷入“过度付出”的困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更偏向于“利他主义”,付出、奉献、给予都被赋予了许多积极的意义,因此在我们的集体潜意识中认为为他人付出是一种美德,是好事。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容易让人陷入过度付出而不自知。

  2.自我价值感低

  一个自我价值感低的人,其心中并不肯定自己的价值,认为他人不可能无条件地对自己好,也认为自己不值得被很好地对待。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依赖于外在的肯定和认可,因此不断地做一些对他人有益的事,希望得到对方的感激、肯定以此来获得价值感,缓和心中“我不够好”的焦虑与不安。

  因此,他们常常在对方未提出需求时,就主动提供帮助,若对方没有表现出他们心中预估的感激,便会感到很受伤,甚至继续付出更多,以获得“回报”。如果有人对他们说“你不需要付出这么多”时,他们往往会很紧张,因为他们找不到其他增加自我价值感的方法了。同时,这个方法常常让他们感到压力巨大甚至精力耗竭,慢慢开始抱怨,“为什么付出的总是我”。

  自我价值感低的人对自己能力抱有怀疑,因此他们常常会试图通过给予他人支持,帮助他人取得成功,来获得成就感。他们可能会为了助他人实现梦想,而不惜“放弃”自己的梦想。但如果有机会或他人愿意帮助、支持他们,让其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却担心自己无法做到而放弃。同时,当看到别人取得理想的成就时,自我价值感低的人内心又会充满对成功的渴望以及对自己能力不足的愤懑。

  因此,对于自我成就感低的人来说,帮助他人其实是在帮助自己实现内心那些想要又不敢尝试的愿望。过度付出,多数是源于他们自己对于某个成就的渴望,而不是像他们口中所说的只是为了成就他人。比如,有些在学业上有遗憾的家长,一心想要子女考入名校。

  3.救世主情结

  救世主情结是一种心理,表现是助人过度。有救世主情结的人总是认为,如果他人缺少了自己的帮助,就会一事无成。这类人可能会有一些自恋的特质,例如认为自己比他人优秀,期待他人的敬仰与崇拜等。在他们觉得任何事情在未经自己的处理之前,都是不够完美的。因此,有救世主情结的人的过度付出,是为了更多地从他人身上获得优越感、名利与社会认同。

  4.想获得更多控制权

  有时候,一些人会通过不断地付出和给予,来控制对方或对其进行情感上的“勒索”,例如:吵架的时候,一方说:“我为你付出那么多,难道这么小的事情你都不可以迁就我吗?”对方可能会因此心生内疚,改变原来的想法,迁就他们。因此,过度付出是他们施加控制的“筹码”。

  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出现过度付出的行为,这对于关系来说都并非一件好事。

  如果你也发现了自己有过度付出的行为,感觉很糟糕、无助。请不要灰心,其实你已经开启了改变的第一步——觉察到自己正在为他人过度付出。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治标又治本,不仅需要改变个人的行为模式,更要找到过度付出的根源。可能当局者迷,有时候只靠自己未必能看清,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发现症结,成长自我,打破旧有模式,学会适当健康的付出,为关系加分。


听说吧温馨提醒,如您遇到婚姻感情等困境时,请及时与广州婚姻心理咨询 m.020xlx.com联系,您的困扰有我们的专业帮助!

当您或孩子出现情绪、学习、行为、人际等心理问题,或你们的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时,请及时与广州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wap.020xlx.com联系,切勿延误而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热线:020-34385911、34371477, QQ937326707,微信:13316087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