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信网络消息的父母,该拿他们怎么办?-广州听说吧心理咨询中心-广州婚姻心理咨询机构|广州儿童心理咨询师|广州青少年心理咨询师 <%Response.Status="404 Moved Permanently"%>
热线电话
家庭心理咨询

轻信网络消息的父母,该拿他们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2-09-30

自从互联网成为生活不可缺的部分后,我们的父母长辈们也纷纷加入了网民大军,成为冲浪一员。但互联网给父母们打开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新世界的同时,也让他们陷入了真假信息的洪流中,难辨真伪。于是做子女的,便常常能在家族群、朋友圈看到他们转发的各类文章、新闻。

在意身体健康,对各种“养生小妙招”深信不疑,说无线路由器应该关掉,不然会有辐射,对身体不好;奶奶在外孙女的床头放了几个柠檬,因为从抖音上看到柠檬有助于睡眠,孩子能长得更高。特别相信各种鸡汤文,每天都要转发一些鸡汤文或短视频到家族群或是朋友圈,仿佛是他每天必完成的KPI。爱转发各种网络谣言,转发各种推文,开头一般都是“震惊!……”、“惊!!!!”、“如果见到这些东西,请立马……”。还容易轻信一些“伪科学”,甚至还会买各种“伪科学”产品。子女们怎么劝,怎么说都没用,说得严重了,还会被扣上“不听话”“不孝”的大帽子。

有位网友在网上求助:妈妈一年前买了一套束腰,说可以让身材变好,但我在网上查了大量信息,都是说束腰对身体非常不好,严重的会导致内脏下垂。我和妈妈说了之后,她却说这个束腰有效果,而且她自己觉得没有副作用,让我别管。我该怎么去说服妈妈不要再用束腰了呢?怎样才能让妈妈信我,别信网上的呢?

类似于这位网友同样困扰的人有很多,轻信网络信息的父母,无论怎么劝都不听。我们也很困惑,为什么以前看起来很理智的他们,会这么容易被这些荒谬的信息所骗?并且我们明明也是为了他们好,怕他们被骗,但无论我们拿出多少证据来,他们怎么也不会相信。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觉得既无奈又无力,不知拿他们如何是好。

这种状况,其实我们的父母也曾经历过。在我们青春期的时候,不也是无论爸妈说什么都不爱听吗?子女们在网上问怎么让爸妈不轻信谣言,爸妈们也在网上问怎么让孩子听自己的话,不沉迷于网络赶紧学习工作找对象结婚。还记得爸妈总在我们耳边念叨的“不要老是玩手机,对眼睛不好!”,现在我们在爸妈耳边念叨“不要听网上说的,都是谣言,看官方都出来辟谣了!”,曾经的我们不爱听,也不会听;现在父母就爱听,会听了吗?看看我们自己就知道了。

 

其实,我们在劝父母的时候,就跟父母之前劝我们的一样,都是站在自己立场,从自己角度出发的“为你好。”所以同样的,就像我们不会相信父母的“为你好”是真的为自己好一样,父母在听到我们对他们所作所为的各种否定时,心里大概想的也跟我们一样“我才不信你说的!”

“我都是为你好”,从这样的想法出发的劝说,之所以让人难以接受,是因为在听者听来对方好像是掌握了真理的那一方,而自己是不对的。以“我”的角度出发,看到的也都是自己,忽视了对方种种行为背后心理和诉求。

 

轻信网络谣言的父母,有着怎样的心理:

对于父母长辈们来说,自己的身体状态明显与年轻不同,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在一天天老去,而心里的不安全感在逐渐增加。所以,关于健康相关的信息便成为了他们偏爱关注的,也更容易相信这一类食物、环境等对身体有害甚至致癌的谣言。同时,面对自己逐渐不再被人需要的现实,可能转发这类信息是他们能够帮助孩子规避那些不好的东西,希望孩子健康无忧的微小举动吧。

此外,父母会不清楚那些谣言有着夸大不实的成分吗?其实,他们大部分更多的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信念在做这样的事情。而信念背后,也是包含了对于家人的关心和爱护,是出于一种想帮助他人、想证明自己对他人还有价值、期待被需要的心理。

其实,父母会容易轻信网络谣言,有着一定的生理依据。美国科学院对老年人进行一项实验,结果表明,当负责情绪部分的脑岛区域出现衰退时,更容易相信网络谣言。也就是说,老年人的脑岛区域可能已经失去了保护作用,让他们无法有效过滤掉身边的谣言。所以,那些在年轻人看来是可以一眼识破的谣言,对于老年人来说却很难去分辨真伪,而这不一定与他们的学识有关,更大的可能只是因为他们的身体正在一天天的老去。

在理解了这些的基础上,再来思考怎么让父母不要轻信谣言或许会更有帮助。

面对父母轻信网络谣言、到处转发时,与其纠结与这些行为,不如去看到背后父母的动机。向父母表达我们明白他们这么做的用意,表示尊重,理解他们,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是劝解的前提。同时,理解有的时候他们确实是在无法分辨下做出的行为,只需要一笑而过就好。

除此以外,父母长辈们既然难以去分辨,那我们也可以先帮他们筛选一下。时不时地检查手机,帮助他们取关一些不可信的公众号,帮他们关注一些科学可靠的科普公众号,如果壳、博物等。让他们从正确的渠道获取信息,少接触一些谣言,绿化他们的信息世界。



▎本文为中心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标明出处,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相关阅读:

心理咨询:如何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

独生女如何拒绝控制型父母的安排?

人际关系:过度照顾他人感受的女孩儿

宋倩:多少中国式父母的小欢喜,毁在了控制欲里


听说吧温馨提醒,如您遇到婚姻感情等困境时,请及时与广州婚姻心理咨询 m.020xlx.com联系,您的困扰有我们的专业帮助!

当您或孩子出现情绪、学习、行为、人际等心理问题,或你们的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时,请及时与广州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wap.020xlx.com联系,切勿延误而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热线:020-34385911、34371477, QQ937326707,微信:13316087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