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困在心绪里的儿子》,让创伤传承止步于己-广州听说吧心理咨询中心-广州婚姻心理咨询机构|广州儿童心理咨询师|广州青少年心理咨询师 <%Response.Status="404 Moved Permanently"%>
热线电话

亲子关系:《困在心绪里的儿子》,让创伤传承止步于己

发布时间:2023-03-18

电影《困在时间里的父亲》的导演佛罗莱恩·泽勒最近推出了他的“困在”家庭三部曲之二《困在心绪里的儿子》,讲述了三代人,两对父子之间的情感连接与裂痕。

导演曾表示过自己开启这一系列,是“想让观众们去质疑,去挑战,我们与心理疾病问题的关系。” 

而在这一部《儿子》围绕的是患有抑郁症的“儿子”展开,以此带出来的三代人的心结,以及两个家庭的纠葛与羁绊。

01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

少年尼古拉斯在父母离异后便一直跟随母亲生活。而父母的分开缘于父亲彼得爱上了他人,母亲凯特内心充满怨恨,常常在儿子面前不断咒骂前夫。父亲彼得则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全然忽视了还处于成长阶段的儿子。

或许是因为如此的原生家庭——父亲的忽视、母亲的负能量,尼古拉斯患上了抑郁症。

他感到内心充满痛苦,但不知该如何排解,失去了上学的动力,常常厌学逃课,有时候痛苦到了极点时,他不惜用刀子进行自残……而他的种种行为在母亲看来是一种“无理取闹”、爱制造麻烦的孩子,母子关系常常处于紧绷的状态。

与母亲无法沟通的尼古拉斯选择投奔父亲,希望能在父亲那里开启新生活。但遗憾的是,尼古拉斯心中始终难以释怀父亲的抛弃和继母的插足,在父亲的和睦新家庭中也常常感到自己是个“外来者”。这个忧郁敏感的少年就如此徘徊在两个家庭之间,回不去也融不进。

而随着父子两人相处的时间增加,父子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也逐渐显现出来。

在投奔爸爸前,尼古拉斯心中其实对父亲有着“理想父亲”的投射,虽怨恨父亲的抛弃,但依然深爱、崇拜父亲,渴望得到父亲的理解与关怀。

而现实狠狠打碎了尼古拉斯对父亲的幻想。

无人理解的痛苦,孤立无援的尼古拉斯最终在向父母表达了歉意和感恩后,在浴室用一把枪彻底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一声决绝的枪声也惊醒了还沉浸在尼古拉斯努力制造的孩子好转的假象中的父母。

从小在父亲打压教育下长大的彼得很排斥自己的父亲,对于抛下病重母亲不管的父亲,彼得心中有着对父亲深深的恨与怨,他不停地告诫自己不要像父亲一样的冷漠无情,所以在前妻找上门来时,彼得将儿子接回自己的新家,看到孩子自残的伤口也很心疼,询问孩子为何会变成这样子,费尽心思地照顾深陷抑郁情绪的儿子,甚至放弃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他是我的儿子,我不会放弃他”,彼得对其他人说道。但现实发生的一切却与彼得预想的不同。

事实上,崇尚狼性教育的彼得并无法理解儿子的痛苦,他希望孩子迅速适应新的学校,补回落下的功课;希望孩子能够放下心结,与自己的现任妻子好好相处;给孩子买不符合年龄的西装,希望孩子能够成熟一点,成为自己心中理想的儿子。

彼得对孩子抱着过高期待,原本已经疏远的父子关系更是在他填塞式的教育中变得更为僵化,不被理解的儿子逐渐关上了对父亲的倾诉窗口。

当承受不住压力的儿子再次逃课和自残时,彼得表现得非常生气和失望,面对儿子哭诉自己很痛苦时,彼得却指责儿子不够坚强,强硬地要求孩子回到学校中去上学,批评孩子过于任性妄为,甚至在愤怒中向儿子咆哮,觉得孩子破坏了他重新生活的机会。

彼得努力地想拯救儿子与水火,尽力跳出上一辈父子不睦,但儿子的自杀宣告了他的失败,不知怎么,曾经不想让孩子遭遇与自己同样痛苦却还是发生了。似乎被困住的不止是那个抑郁的少年。

正如彼得的扮演者休·杰克曼所说,困在心绪里的儿子,一开始我们会看到是深陷抑郁的少年,但会在看到某一幕后恍然大悟,“儿子”指的也是彼得。

02 有时候,只有爱是不够的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父母之爱似乎是无力无用的。片中也多次出现“只有爱是不够的”这样的台词。

对于深陷家庭纠葛的彼得来说,他无疑是深爱尼古拉斯的,他努力地去证明自己与无情的父亲是不一样的,他愿意为孩子行动付出,但还是一步步将孩子逼向了绝境。

现实生活中很多抑郁青少年的家长也深感到与彼得类似的身不由己与无能为力。

面对崩溃的孩子他们也竭尽了全力地去耐心陪伴,但还是会有愤怒、会有失望,用着自己以为地对孩子好的方式去对待孩子,但传递给孩子的还有更多地伤害,得来的是孩子的控诉与逐渐滑向深渊的孩子。

难以突破亲子困境的他们忍不住发问:为何努力不起效?为何我明明是爱孩子的,却还是伤害了孩子?为何还是陷入相同的困境与循环中?为何努力成为不给孩子带来痛苦的父母,但还是落入窠臼?在彼得身上我们或许能找到些许答案。

显然,彼得有一个艰难的童年,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受到了来自父亲的创伤,所以在成家立业后,他意识层面上拒绝自己的孩子遭遇与自己相似的情况,努力去当一个有温度的父亲;

但在潜意识层面上,他似乎走回了父亲的老路,与前妻分开后很少关心尼古拉斯,直到孩子出了问题,而在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也无法在情感上理解和回应儿子,让儿子体验到了与自己相同的创伤经历。

正如片中不停旋转的洗衣机、反复出现的十字路口所象征隐喻的一般,彼得没能走出这父子关系的循环与纠缠。而上一代的创伤被传递到了他们的后代身上,这样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创伤的代际传递”。

创伤代际传递的研究起始于二战后,人们发现在大屠杀幸存者的后代中,出现心理精神问题的比例高达普通人群的300%,后续研究也发现,经历过创伤事件的第一代人在认知、情感上发生了变化,而这样的变化影响了他们作为父母/长辈的功能,进而影响到孩子的精神健康。也就是说,创伤会通过亲子教养向下一代传递。

“人类不能承受的体验,创伤的体验,并不因其痛苦,而消失在人们所处的当下,更不会让其消失,这些体验往往会以一种敏感的情绪或混乱的紧迫感,传递给下一代。”

精神分析强调创伤会通过无意识的认同过程进行传递。原初创伤者无法在意识层面表达的情感传递到后代身上,被后代无意识接收,并以各种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完成一个“投射性认同”的过程。

彼得与父亲,彼得与尼古拉斯之间的创伤循环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完成的。彼得虽然意识上“反对”父亲,但无意识地“认同”着传递给他创伤的父亲,这就是费尔贝恩所说的,宁愿保有“坏客体”,也不能没有客体,因为个体害怕失去与父母的情感链接,即便这是病理性的链接。

而后代承受者则会体验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痛苦感和愤怒感,特别是当创伤是披着“都是为你好”的外衣隐性地存在着时,孩子便陷入了更加强烈的压抑和对父/母亲的认同,对自己则是强烈的愤怒和攻击,“对内施虐”,孩子身上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同尼古拉斯的结局。

所以,明明爱孩子的父母,不想让孩子遭遇同样痛苦的父母却还是会不经意间沿袭了行为思维模式;在父母自身的隐痛影响下,一直强调的父母之爱或许此时也显露出无力之处。

而若是没能看见爱背后的伤害,没能意识到潜意识下被封锁的创伤,那么它们便会以其他的转化形式在重复着,传递着,不断制造出一个个亲子困境。

03 走出困境,从自我心灵的成长开始

那么童年早期的我们无力承受创伤,便注定了这样的创伤会传递给后代吗?是否作为承受方的后代无法拥有自主性,不可避免地会被卷入父辈创伤的漩涡中呢?

在《育婴室的幽魂:对母婴关系受损及重复创伤的思考》一文中有这样描述:

“本质的差别在于防御性压抑的特质和内容。那些成功地隔离和压抑掉了创伤的情绪情感体验的父母,是注定会通过向攻击者和背叛者认同,来重复其病理性的养育方式的。而那些在意识中保留了他们痛苦的过去的情感体验的父母,则能更好地宽恕/放过他们自己的孩子,使其不去经历跟他们一样的苦难经历。”

很多时候,当我们自己在原生家庭中受到创伤后,我们总想避免自己也成为类似的人,努力地想逃离原生家庭,反感父辈们的价值观,想要摆脱过去的控制,但往往会发现在离开后我们逐渐在自己身上看到了他们留下来的痕迹:

不知不觉中重复父母的婚姻、与当时的自己一样无助的孩子、即使逃离后依旧在他人身上看到父辈们的影子、在亲密关系中下意识采取的行为思维模式......它们仿佛无法摆脱,但这不意味着我们自己失去了自主性。

要让循环打破,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便是去觉察创伤的“遗痕”。看到父辈们的局限和他们身上未解决的问题,看到我们自己压抑着的愤怒与痛苦,也看到我们自身蕴藏着的力量与更多可能性。

一位匿名的网友分享了自己真正成长的经历:

作为一个女儿,我切身地体会到母女关系的“和解”,其实是和自己的和解。

妈妈作为典型的中国母亲,包揽着工作家庭,对外待人接物一贯和颜悦色,但在家却容易发脾气,信奉打压式教育。

这似乎是典型中国家庭的通病,作为子女,实在是难以理解平时那张能把你说得体无完肤的嘴竟然能说出如此多的赞扬与鼓励,不过对象绝对不是你。

我从小在家里便很会看妈妈眼色做乖小孩,直到中学青春期时,意识到自己的自我否定和强烈的自卑,非常痛苦,也认定了自己这样的自卑敏感源于我妈从来没有正面反馈。

后来直到有一次又重复这种对话时突然爆发,妈妈依旧习惯呵斥我不该哭不该吼,但在我单方面的控诉后是长久的沉默,她说她也是第一次做母亲,她也是这样长大的。

那时候我突然醒悟,母女关系的处理也是会被隐秘的代际传承,但真正走出来却不是依靠和妈妈沟通,而是自己的成长。

当我们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和缺陷推到原生家庭上时,固然找到了追责的对象,也推卸掉了责任,但同时,我们也在放弃掉自己的主体性,否认了自己拥有主观能动性的可能。

对于父辈的创伤性影响,我们始终拥有自主性来选择承接什么,也可能获得创伤后成长,在我们与创新性事件或情境进行抗争后也许可以体验到自身的正性变化,学会去宽容不完美的自己,也宽容不完美的父母。

要相信,这时候的我们所做的事情,也不再是回应他们的期待,而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也开始向前了。


▎本文为中心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标明出处,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相关阅读:

为什么小时候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之后心理问题越多?

青少年心理咨询:青春期孩子不愿意跟父母说话

亲子教育:“阳奉阴违”的孩子,家长该怎么办?

亲子教育:如何把控好教导与控制的界限

边缘型母亲:儿童青少年成长中的隐形炸弹

心理咨询师告诉你:焦虑的妈妈们,都是什么样的?

窒息的亲子关系:习惯了亲密,如何分离?


听说吧温馨提醒,如您遇到婚姻感情等困境时,请及时与广州婚姻心理咨询 m.020xlx.com联系,您的困扰有我们的专业帮助!

当您或孩子出现情绪、学习、行为、人际等心理问题,或你们的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时,请及时与广州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wap.020xlx.com联系,切勿延误而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热线:020-34385911、34371477, QQ937326707,微信:13316087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