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固执的孩子,无法接受计划外的变动,该怎么办?-广州听说吧心理咨询中心-广州婚姻心理咨询机构|广州儿童心理咨询师|广州青少年心理咨询师 <%Response.Status="404 Moved Permanently"%>
热线电话

亲子教育:固执的孩子,无法接受计划外的变动,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2-12-19

G小姐出门前也没有想过这样的情景:

当她跟丈夫一起,带着孩子园园去他心心念念好久了的游乐园时,会看到大门紧闭,门上贴着“器材维护,今日闭园”的字样。

可想而知园园会有怎样的反应了,看到关着门的游乐园,听到爸爸的解释,园园嘴唇一抿,眼里立刻掉下金豆豆,哇哇大哭起来。

爸爸连忙在一旁温声劝着,说“哎呀,别哭啦,别哭啦。这关门了爸爸妈妈也没想到呀!你看,我们要不下次再来好不好?下次爸爸妈妈一定先查查看有没有关门。”G小姐在一旁扶额,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自从园园2岁起,对于各种规则啊,计划什么的都很看重。

例如送他去幼儿园,因为G小姐周三跟周五不用早起上班,便跟园园约好这两天可以由妈妈送他去,其余的时候只能让奶奶带着去。园园也同意了,也不会闹。

但上周三时,G小姐因为临时早上有工作要处理,没办法送园园上学,只好让奶奶带过去。这下园园是又哭又闹,一直僵在门口不肯出门,G小姐百般解释,承诺后面给他补偿,买玩具也好,出去玩也好,就是止不住园园的哭声。

而看着时间也差不多了,G小姐只好匆匆出门,让奶奶去处理。而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虽然G小姐也希望生活总能按照计划那样,但总有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时候,而园园每次因为不能接受“有变化”这件事而情绪崩溃,更让G小姐与丈夫心累。

相信很多家长也深有体会,孩子会在某个年龄段很固执,认死理,一根筋,当生活中出现各种计划外的变动时,会让孩子变得很情绪化,难以接受变化。

而这是比“计划外的变动”更难处理的事情,面对孩子的崩溃和固执要求,家长们也只想喊一句“臣妾做不到啊!”。

为什么孩子对于变化接受程度很低?

怎么才能让家里的固执小孩理解“生活就是总会有变化”这件事?

或许我们可以从孩子的心理发展角度来看这件事情。

 

一、无法接受计划的改变,可能与儿童的思维认知能力发展有关

面对计划外的突变,家长自己也很手足无措,心里也很慌。而这时候孩子的各种哭闹更是让家长心烦,尽管耐下心来解释,但孩子也难以接受。家长们不由得想,为何孩子不能看到家长的难处呢?

但其实,这与孩子的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关。对于低年龄的孩子,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不愿看到家长的难处,而是他们没有能力看到家长的难处。

在心理学上,能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认知技能称为观点采择技能。

根据塞尔曼的划分,3~6岁的儿童正处于自我中心的观点阶段,即只知道自己的观点,看不到他人的观点,同时,也难以理解他人的情绪,可能需要到8岁以上才能慢慢意识到身边其他人有自己的观点,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去看待问题,理解他人的情绪。

所以,园园只知道这天自己要去游乐园玩,但无法理解为何游乐园会关门;只知道周三该由妈妈送自己去上学,无法明白妈妈因为工作的事情抽不开身。 孩子只知道自己的计划,也只知道自己的事情,只能理解自己世界里的东西,却无法去认识到自己的事情会因为外界的变动而发生变化,自己的世界会受到外力的干扰。

当计划被打乱,生活没有了秩序时,孩子会感到恐慌,失去了安全感和掌控感,自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也会固执地想要事情回归“原样”,好让自己回到原来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中。

同时,这个时期的孩子,也处于表象思维的阶段。灵活地变通思维,大脑及时适应变化,小朋友的大脑的发展此时显然还没能到这一阶段,只会认准原来的思维,也就是“一根筋”,并不会灵活地变通。

《人生大事》中的小女孩武小文,便是一个很固执的小孩。小小年纪不懂生死的她只知道一直照料她的外婆被人装进一个箱子抬走了,只想要找回她的外婆。

而之后再次看到棺材时,便以为外婆还在那里面,要把外婆找回来,结果大闹别人家的丧礼,才发现里面躺着的是别人。失落的她觉得很奇怪,明明自己亲眼看到的事情,怎么在里面的人会变了呢?

 

二、儿童本身的气质

此外,孩子能不能顺利接受计划改变,也与孩子本身的气质有关。气质是天生的,这决定了孩子应对世界的情绪和行为方式。

学者托马斯与切斯根据活跃水平等九个维度将婴儿的气质划分为容易型、困难型和迟缓型,其中便有儿童对常规变化适应性、和对新情境的反应这两个维度。

容易型:容易型的孩子生理节律有规律,比较活跃,容易适应新环境,,容易接受安慰,情绪也比较稳定,积极、友好的情绪占主导。

困难型:困难型的孩子生理节律混乱,睡眠、饮食及排便等机能缺乏规律性;情绪不稳定,容易烦躁,爱吵闹;也不容易适应新环境,不易接受安慰。

迟缓型:迟缓型的孩子不活跃,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反应比较温和和低调,情绪上也表现得较为安静和退缩。

所以,除了儿童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的因素影响外,儿童本身的气质也影响着孩子对于变化的态度和适应。

对于日常的流程很固执,轻易地改变会引起孩子比较大的情绪反应;在进入新环境时也总是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这些表现都可能与孩子的气质、适应性有关。

而气质并无好坏之分,家长更需要做的是营造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

 

家长该如何做呢?

第一点,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调节情绪。

比昂提出的“容器”理论,家长要做孩子的容器,最重要的做孩子情绪的容器。

当孩子产生了难以名状的情绪反应时,他们自身难以处理,此时便需要母亲这个“容器”来帮忙。母亲可以接纳孩子的情绪,并用自己的形式进行处理,然后再将处理过的易消化的情绪还给孩子。这就像“空气净化器”一样,容器对被容纳者有净化的作用。

所以,面对因为计划外的变化而在哭闹的孩子,家长可以做的,便是允许孩子暂时的伤心难过,理解孩子此时的心情。

例如G小姐可以这样回应园园:“哎呀,园园期待了那么久,现在关门了,玩不了了,肯定很难过吧!没事,难过我们就哭一哭呗。”

我们自己情绪上头时,对于那些大道理不也一样听不进去吗?心里更想要的不也是有个人能跟你站在一起,陪你难过生气吗?小孩子也是一样的。他们也同样需要有个人能做他们情绪的“嘴替”,懂他们的情绪。

接纳孩子的情绪,与孩子共情,便是父母在发挥“容器”的作用。

 

第二点,与孩子一起探讨解决方案

变化对于孩子来说之所以可怕,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变化后会是什么样的,自己该如何面对。

所以让孩子来决定如何解决当下的状况,既有助于让孩子重新获得对生活、对当下的掌控感,也能增强孩子对未知未来的确定感。孩子了解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心里便有了踏实感。

而父母此时更像个“辅助”的角色,给孩子提供思路,提供可能的选项,但决定权还是在孩子手里。让孩子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会比我们替孩子做决定要更有效。

尊重孩子天性,懂孩子心理,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成长空间,是父母育儿的必修课。

如若孩子情绪反应过大,父母难以处理,或是自己难以松弛下来,难以卸下育儿焦虑,不妨寻求专业的帮助,在咨询师的帮助下走好这段育儿路!

▎本文为中心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标明出处,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相关阅读:

宋倩:多少中国式父母的小欢喜,毁在了控制欲里

亲子关系心理咨询:无条件接纳到底是什么鬼?

为什么小时候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之后心理问题越多?

青少年心理咨询:青春期孩子不愿意跟父母说话

亲子教育:“阳奉阴违”的孩子,家长该怎么办?

亲子教育:如何把控好教导与控制的界限


听说吧温馨提醒,如您遇到婚姻感情等困境时,请及时与广州婚姻心理咨询 m.020xlx.com联系,您的困扰有我们的专业帮助!

当您或孩子出现情绪、学习、行为、人际等心理问题,或你们的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时,请及时与广州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wap.020xlx.com联系,切勿延误而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热线:020-34385911、34371477, QQ937326707,微信:13316087099